全站搜索

新闻动态/News Information

【院庆专栏】我与维院共同成长,庆我院建院70周年—五官科 杨彪

  • 发布日期:2022-09-30
  • 作者: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来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浏览量:929
  • 分享到:

医院建院70周年《我与维院》故事专栏

我与维院共成长—庆我院建院70周年

——维西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杨彪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今年我们迎来医院建院70周年华诞,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14个年头。在维西县医院这个“家里”,我已由当年参加工作时稚嫩的男孩变成了如今技术娴熟的科室业务骨干,我与医院共同经历了成长,成熟和壮大,也可以说见证了医院飞跃发展的每个历程。

2009年,我从大理学院毕业,来到我的家乡维西县人民医院,开始了我的医生生涯。虽然在三甲医院进行了1年的实习生涯,但我记得刚刚进入我院外科时,心里还是很害怕的,许多疑难杂症的患者,在实习期间总没有见到,在学校只是对医学知识有理论方面的认识。来到我的家乡维西县人民医院,在这里我遇到了和蔼可亲的老师,在我院外科的这一年里我与老师们也建立了感情,刘德生,吴崇三、朱云芬、杨利华、余海秀等等优秀教师是医院职工最好的诠释,她们平淡,善良,真诚的面对每个患者的精神让我更加坚定,我一定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成为维西县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image.png

2010年,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派我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眼耳鼻喉”专业,2011年我回到医院五官科,在这里我融入了五官科这个家庭。当时我科没有独立病房,只有1名护士,各种设备极其简陋,但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我科李晓荣主任依然披荆前行开创“唇腭裂修补术”,余朝清医师不断行走于我县各个乡镇村落之中,为那些失去光明的人们重现光明。

image.png

冰心曾经有过这样的一首诗:“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是穿越佛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我认为这是对穿越在病人之中维西县人民医院全体员工职业最好的诠释。

俗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2009年10月我正式参加工作,医院自2013年搬迁至现在新院区,我们有了独立病房,医院整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0年的时间里,我们努力拼搏,迎难而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如今我们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屹立在维西这座美丽的城市,已然成为了维西不可缺失的名片。维西县人民医院人奋力赶超的精神已成为医院的生命线。10年来我和医院一路同行,携手共进,我们顺利通过二甲评审、五大中心建设,各个科室业务水平节节拔高。我是幸运的,也许有人会说10年它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它却是我流金岁月一段最美的记忆,它让我从一个稚嫩的男孩变成如今能独挡一面的眼、耳鼻喉业务骨干。这些都离不开医院的培养和壮大,它记载着维西县人民医院人一路走来的辛酸和汗水,也镶嵌着医院的灿烂和辉煌,它承载着我们的艰辛和热情,也记录着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人的一生中总是有许多美好的梦想,都有过美好的青春,作为一个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我将最美好的年华最美好的色彩奉献给了患者,奉献给我挚爱的事业,我挚爱的医院挚爱的家。如今“发展”已成为我院发展的必由之路,责任在肩,使命在前,我们要用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工作来,维西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壮大不但要优秀的团队,也需要爱岗敬业的全体员工,一个人力量是微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维西县人民医院的一员,维西县人民医院就是我的家,是我们衣食父母,只有壮大的家才能有不断成长的我。

image.png

值此建院70周年,想对你说的太多,但我会以实际形动来诠释我是一名自豪的维西县人民医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