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新闻动态/News Information

【院庆专栏】我与维西县人民医院的成长故事—赵红梅

  • 发布日期:2022-10-13
  • 作者: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来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浏览量:1021
  • 分享到:

医院建院70周年《我与维院》故事专栏

我与维西县人民医院的成长故事——赵红梅  

说起我与维西县人民医院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维西县人民医院成立29周年的第二天下午我母亲还在地里劳作,晚上我就在妇产科出生了,真的很佩服当时的劳动妇女。当时我能在县医院出生我自己都很诧异,可能跟我父亲当时在外做副业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有关,因为我弟弟只比我小15个月,我没有母乳喝还能喝到麦乳精吃到钙片。那时候医院只能顺产,并且没有B超,我母亲回忆说有个产妇疼了三天三夜才生下了小孩。

我与维西县人民医院的第二个故事就是一个心惊胆战的故事了,当时我还不会走路,只会爬,母亲在角落里放了核桃心跟耗子药下耗子,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爬到了那里,一不小心就吃了核桃心,之后母亲就把我送到了县医院,在医院里我大喊大叫的还对医生拳打脚踢的,医生也没有办法处理只能回家。也许只吃到了核桃心没碰到耗子药,也许是命大。现在想想都后怕,母亲说当时她都吓傻了。

我与维西县人民医院的第三个故事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在我一岁四个月,我弟弟刚满月的时候,我的父亲就生病了,住院成了家常便饭,记忆中我的幼年都是在县医院里我父亲的病床上度过的,病房的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味道(那时并不知道是消毒水的味道)。少年不知愁滋味,更何况当时我只是一个学龄前儿童,虽然我对我父亲的长相一点记忆都没有,但我总能记得小时候在医院的病房里跑来跑去的,那时候输液的瓶子是玻璃的,冬天上学的时候母亲总在瓶子里灌满了热水带去学校捂手。针头也不是一次性的是放在铝盒里煮着消毒以后用的。母亲说当时我总是用枕巾裹着枕头当娃娃给它打针,也许是因为儿时对医院的印象太深了长大了才选择从事医疗行业吧!在医院治疗了几年后,父亲还是离开了我们,因为父亲的病,家里也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

image.png

我与维西县人民医院的第四个故事就是我2000年6月从迪庆州卫生学校计划生育医士一班分配到维西县人民医院实习,实习期是一年,每个科室都要轮转,先去的门诊部,记得名字的当时有赵辉老师,杨红仙老师,赵永花老师,还有一个女老师忘了名字,听说因为心脏病好多年前就去世了。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拿起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出了人生的第一张处方,第一次在医师签名的地方签上名字时候的激动心情。在住院部实习的时候,当做完医生的工作以后,我们最喜欢跟着护士姐姐们跑,跟她们一起打针,一起配药,一起换输液瓶,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使用一次性的输液管注射器了,遇到又直又粗的血管,护士姐姐们也会叫我们自己去打,可就算这样,我们也常常会戳几针都失败,当时的病人也特别好,知道我们是实习的也不会怪罪我们,还嘱咐我们慢慢来不要紧张。后来参加工作时一个人在村卫生室要自己开处方自己配药自己输液的时候还多亏这段经历。在妇产科实习的第一个夜班就接生了一对早产的双胞胎,我做副手,接生过程中,羊水破的时候溅了助产士一脸,病人家属来抱孩子看见了还说“辛苦医生了,累了个满头大汗的”。在外科实习的时候,记得当时刘德生老师是最厉害的外科医生,他做的胆囊手术非常漂亮。因为条件所限,当时的骨外科还不能切开复位,骨科病人做的都是牵引、打石膏固定。当然第一次进手术室、第一次洗手、第一次做手术副手的经历都难以忘怀。

image.png

做实习生的那一年是最快乐的一年,梦想着实习结束以后自己也会是一名医生了,但当2001年6月我们毕业的时候遇到了维西县机构改革,我们维西的18个同学都没有分配工作,当时的路很迷茫,因为我们之前的毕业生都是从学校毕业了就分配工作,一时之间都不知道不分配工作自己能干啥?很多同学包括我都去各行各业打工,想着自己也许这辈子都当不了医生了。庆幸的是到2006年9月,通过县里面的招聘考试,我考上了叶枝中心卫生院,在叶枝一直从事一线的临床门诊工作。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2010年的时候到维西县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进修。维西县人民医院当时还在老址,外科已经分了“普通外科”和“创伤外科”。创伤外科主任是吴崇三老师,科室当时已经能开展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了,这不得不说是县人民医院的一大进步,维西人民的一大福音。但当时医务人员稀缺,只有三个临床医生轮流上早夜班,需要做手术,病人又多,感觉他们太辛苦了。当年县里面发生了重大事故,凌晨的时候我也被叫到医院加班,等我到医院的时候才发现几乎全院的职工都在医院,病人实在太多了,连妇产科都安排了轻的外伤病人。而我则被叫到手术室参加了一个截肢手术(副手)。当时因为维西县人民医院还没有CT,很多病人特别是颅脑外伤的病人都需要转院到大理治疗,我也参加了很多次的病人转诊工作,就想着维西县医院哪天要是能有CT就好了(当时医院已经派余春明医生去进修神经外科了)。

image.png

后来因为工作的调整,我2015年调入维西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工作,维西县人民医院也因为发展的需要迁址到维西县城兴维大道中段,在内儿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事,杨勋主任、唐金玉副主任、和张春医生等,在他们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还有他们团结一心、努力拼搏、救死扶伤的精神。通过全院职工的努力,2016年12月维西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省级评审专家的二甲评审工作,这也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因为我觉得二甲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再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离开了我热爱的工作岗位,每每回想起在维西县人民医院上班的日子内心还是很向往。

穿越历史的长河,如今的维西县人民医院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发展为:现有业务用房面积近2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00张,设有急诊科、五官科、内科、儿科、普外科、创外科、妇产科、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等27个临产医技职能科室,设备配置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64排CT、DR数字化投影系统、X光机、数字胃肠镜等设备。自2019年4月开始至今“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重症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已建立并投入使用。维西县人民医院还在上海、昆明等上级帮扶专家的指导下共同开展“胃癌近端、远端根治术”、“血液透析技术”、“脊柱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腹腔镜下各种微创手术”等新业务新技术30多项。

现如今还在维西县人民医院奋斗的白衣天使们,维西县人民医院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前辈和你们不断奉献的结果。今天的你们一定还是在一如既往的辛勤工作,努力工作,愿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用你们的专心、精心、爱心换取病人的放心、安心、舒心。愿你们团结一心,努力拼搏,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为建设服务优质、环境优美、专长突出、综合全面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而不懈努力。愿维西县人民医院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