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Information
作为宝山区首批中组部“组团式”援滇帮扶医疗队,自8月1日正式入驻维西县人民医院以来已一月有余, 医疗队5人分别来自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这一月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医疗队员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这边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医疗队长,何江波院长到维西县人民医院后深入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调研,迅速熟悉医院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针对医院存在的人才缺乏、临床科室业务拓展缓慢及医疗服务方式等问题,与院领导班子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在医疗方面,进一步加强门诊管理,设立专家门诊区域,加大医院优势项目的宣传,积极推进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

呼吸内科刘芳英副主任医师进入科室以来,每天参与交班后的查房,与当地医生、护士、患者充分交流,了解他们的问题与需求,在发挥本身呼吸专科诊治特长外,亦会将自己大内科的临床经验分享并尽力给予指导,以解决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目前已开设呼吸内科专家门诊服务更多维西百姓。此外,她协同科里医护人员尽快完成了设备检修与器材的添置,并完成了县医院第一例经支气管镜直视下的活检术,为患者明确了病理诊断。在教学方面,针对年轻同事基本功不够扎实、临床经验有所欠缺、诊疗思路凌乱等问题,定期开展讲课与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应疫情防控需求,在全院范围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相关知识培训,并简单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更新之处,同时向大家分享了“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作为区及院新冠会诊专家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感触。在接下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她会做好“传、帮、带”,培养当地医生尽快学好、开展好各项工作。

来到维西后,中医博士李学良医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中医内科专家门诊,专门来找上海专家把脉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作为中医专家,李医生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带教和帮扶。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每天的专家门诊外,还外出义诊2天,义诊人次达200余人,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除了做好自己本身的带教工作以外,针对中医科只开中药,几乎不开西药、中成药、化验单、检查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予以指正,争取让这里成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门诊。另外中医科也会定期开展教学查房,针对疑难病例进行集体讨论,以提高自身的临床技术水平。来了这里以后,李医生发现这里的中医医生经方运用的很少,经方一般指的是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子,经方的优势是“药少效宏”,符合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所以他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就会有意的多使用经方进行治疗,以提高中医科经方的使用率。

作为一名超声科医生,计婕医生深知超声技术人才的短缺,因此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教出若干名超声技术骨干,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技术人才队伍。通过与科室人员的沟通、观察,她了解了科室目前存在的短板,也了解了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诉求。目前第一阶段主要开展心脏超声和血管超声的带教,平日里通过手把手指导操作手法,随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实时讲解检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和知识点,会诊疑难病例等等方式进行带教。其次,她还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积极助力临床,已协助临床进行了超声定位下深静脉穿刺、ICU床旁心超检查、超声引导下清宫手术等等工作。

来维西县人民医院一个月来,骨科赵毅医生感受颇深,感觉这个月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融入”,首先融入科室的日常工作。创伤科是一个比较繁忙的科室,作为一名援助医生,每天总是提早来科室,为当天手术做好必要术前准备,晨交班,查房后主动承担科室部分门急诊工作,每天积极参加各类手术。一月来参加科内教学查房8次;参加各类手术28例,其中脊柱、关节等4类手术9例,创伤3类手术15例。其次融入援建团队、科室、医院的大家庭。通过深入临床一线,在工作中与医生、护士交流,充分了解援建科室医疗水平,了解医生专业诉求,了解科室发展短板和愿景,逐步摸清援建科室的“家底”,并与科内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并积极跟上海援建团队内的其他同志相互交流帮扶经验,认真贯彻执行医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8月底积极参加了医院组织的对于叶枝、巴迪等乡镇的巡回义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融入上海宝山区卫健委对维西县医疗事业的持续地大力度地援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