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新闻动态/News Information

【院庆专栏】维西县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我与维院》故事专栏

  • 发布日期:2022-08-31
  • 作者: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来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浏览量:1011
  • 分享到:

从X光室看县医院的发展

—退休老院长张昆荣

1971年我还在县医院卫训班学习即被安排到县医院X光室(当时不叫放射科,只称X光室)跟班学艺,当时X光室的医生是时任副院长的张存志医生。当年县医院共有职工37人,没有基本的分科,就分了住院组与门诊组,此外就是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事务长,一个职工食堂炊事员,一个病号食堂炊事员,一个清洁工。

image.png

当时X光室的主要设备是一台广州产的30mA线机,十分笨重。X光室的工作是胸透,钡餐检查,钡剂灌肠,四肢拍片,透视下四肢骨折复位。工作量最大的是每年的招生体检,征兵体检。除了这些工作外,还需参加临床工作,分管几间病房,每天早上要参加查房。处理完病人后再到X光室进行本职工作,下午上门诊班,有时要参加值夜班,工作忙碌而充实。1973年,我被选送到丽江地区医院放射科进修,一年后返回县医院原岗位工作。此时X光室搬到住院部南面靠大路边新修的一栋四格砖木结构的小平房内,机房和暗室正式分开,工作环境有一定改善。

image.png

之后县卫生局选送我到省卫校第一届医疗器械维修班学习了一年。回院后,医院购买了一台北京东方红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东方红F30—2B200mAX线机一台,又添置了X线洗片桶,暗室灯,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也增加到 3人。

image.png

80年代初医院整体搬迁到了南门街(现保和镇卫生院位置),门诊部建在现保和镇卫生院的下面(前两年的小菜市场),住院部建在现保和镇卫生院的位置,放射科(此时已单独成立放射科)建在一进大门的大路边(靠近北边的水沟边),房子宽大,有了单独的办公室,独立的暗室,工作人员也增加到了4人,也不需要参加临床工作了。

image.png

80年代末,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县卫生防疫站,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后又被调到县卫生局,之后又调回县医院安排到医务科工作。到90年代,放射科又添置了一台捷克产500mA双床双球管大型X光机,使放射科工作更加便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放射科先后添置了DR、16排CT、64排128层CT等高端设备,工作突飞猛进,极大方便了临床工作。

image.png

县人民医院自建院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历经七十载春秋,经历了七十年风雨坎坷,经几代医院人的艰苦奋斗,如今的县人民医院已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医院更是一步一台阶,医院大楼宏伟壮丽,病房宽敞明亮,环境优美,有了较细的分科,各种先进设备也装备到了各个科室,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拓展,能更好的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在维西县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来临之际,祝愿医院的明天更辉煌!